黄集镇辖35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8.3万人,党员2854名,党支部77个,其中村级(社区)党支部38个,党员1975名。今年以来,黄集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建工作为依托,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
一、今年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摸清村集体经济底子。全镇通过摸底排查,共排查出荒地12000亩、堰塘160个(1800亩)、闲置房屋200余间(建筑面积6000平米)。对排查出的集体资源专班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对发包程序规范、管理有序的集体资产建档设帐,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对发包主体不清、管理混乱的集体资产,镇纪委、经管站、法庭等职能部门直接参与,协助村组理顺资产承包合同,规范管理方式,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向内挖潜,为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资支持,预计,仅理顺集体资源这一块,全镇村级经济每年将增加收入400万元。
二是按经济收入划分类别。划分出三类村:其中一类村17 个(毛岗村、田湾村、彭王村、马集村、太山村、王庄村、温岗村、寨子村、三王村、薛集村、陶家村、耿坡村、长王村、黄集村、黄府巷社区、胡岗村、彭梁村),这些村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二类村13个(姚刘村、程营村、薛刘村、后薛村、李楼村、施吴村、李冲村、中郭村、易岗村、前进街居委会、芙蓉路社区、耿坡村、姚店村),年收入都在4万元左右。三类村8个(大王村、姜岗村、黄营村、罗湾村、刘坡村、董王村、吴楼村、陶庄村),年收入1万元以上。
三是贯彻落实“五个基本”、“三三制”效果好。“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方面,我镇严格依据组织部门相关要求,对照标准,找准差距,整治到位。目前,全镇38个村(社区)正在按照村级组织健全,活动开展有序,制度完善,保障到位的“五个基本目标” 进行配置完善。同时,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宣传教室工作体系、基层民主组织体系、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等七个体系建设工作也在逐步建立。“三三制”“三会议事”方面各村也正稳定推进。目前全镇几项工作推进效果较好的有13个村:毛岗村、黄府巷社区、黄集村、寨子村、三王村、马集村、田湾村、陶庄村、李楼村、彭王村、薛集村、程营村、姚刘村。
四是毛岗村党建工作成效突出。黄集镇毛岗村地处黄集镇西7公里,有5个居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838亩,217户865人。村班子成员3人,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两委班子全部交叉任职,全村现有党员43名,2009年集体收入达40万元。近年来,该村先后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好村党组织”“公路建设先进村”“综治维稳先进村”等荣誉。
烟叶新村建设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毛岗村经过努力,争取到全市烟叶新村项目。2009年烟草部门投资300多万元,在毛岗村修建了65幢机械化烟炉,打160米深的育苗大棚,配套建设U型渠4公里等。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毛岗村2009年烟叶生产喜获丰收:1500亩烟叶收入达300多万元,村集体分成40万元左右。村民纯收入达到5700元,其中有8户种烟农户购买了小汽车。
土地平整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毛岗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多大优势,该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在探索中寻求发展机遇。他们利用创建全市烟叶新村,烟草部门配备大型农业机械的机遇,抓好土地平整。村林场、抛荒地、坑洼地等通过平整成为良田。未平整之前每亩地价80元,平整后每亩地价高达300元。全村平整土地600亩,仅此一项集体收入十几万元。
发展养殖业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今年春,毛岗村专门组织20多户想发展养殖业的村民出外参观学习。经过市场分析,准备投资建养鸡场。目前正在筹划之中。
二、下一步打算
我镇下一步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概括起来为“1234”即,围绕一个目标(争进全市“十强”),实现两个突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的村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切实抓好“三三制”(努力使“三三制”落实率达到80%以上),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为各村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
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向上争取资金;
三是利用各种关系进行招商引资;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