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老河口市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21万元,对全市14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扩建和维修,并充分发挥其政务信息、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四大中心”作用,着力强化场所整体功能,不断占领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导权。


      一是发挥“政务信息中心”作用。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开辟了政策专栏,并对全村党务、村务、计生、综合治理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对村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被群众誉为“村里的中南海”。


       二是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代办点、卫生室、调解站,开辟“科技信息”栏,把服务的触角向群众延伸,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调解、农科、医疗、信息咨询等服务,定期发布种养加工技术要点、致富信息、用工信息、生活知识、法律常识等内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服务。今年以来,共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3000多条,提供就业岗位1100多个,先后帮助650多名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群众称之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三是发挥教育培训中心作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办公场所内的各种现代设施,以远程教育、电教设备等为载体,根据党员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村活动场所上课以及现场答疑,让党员群众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能讲座360多期,培训党员群众19700多人次。


       四是发挥文化娱乐中心作用。设置了图书室、娱乐室,购买了象棋、跳棋等娱乐设施,部分村(社区)还组建了豫剧团、腰鼓队等民间艺术团体,自编自演了一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重大节日、农闲季节,立足活动场所,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文明新风,倡导和谐向上的新农村、新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