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阳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求,坚持目标更高、标准更细、措施更实、力度更大的推进举措,部署实施了“百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集中打造建立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硬件设施完善、软件资料规范、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一、列出清单,目标落到地。摸清“两委”班子情况、党员队伍情况、集体经济等底子情况。逐村(社区)建立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台账和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台账等基本情况台账,按照基层党建“五强创示范”目标要求,推行农村(社区)党建“标配+特色”配置、服务功能“7+X”模式,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实行抓“百村示范”与抓“后进整顿”并举,制定《示范点标准配置任务清单》、明确《市直部门政策资金资源向基层倾斜清单》、出台《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目标方案》,全力推动基层党建“百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落地生根见效。

  二、下达任务,责任定到人。充分运用2015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集中考评结果,采取党支部自评、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认真梳理分析、对标查找不足,明晰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方案,责任到人、任务到天,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好“一把手”职责和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明确一个示范村(社区)一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名乡镇机关干部、一名镇直单位负责人责任包保、蹲点指导,示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抓,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动、各方互动的组织体系,落实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

  三、聚集整合,政策用到位。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政策管到位,将市直部门政策资金资源向基层倾斜情况纳入年度基层党建考评内容,用好用活用足面向基层的优惠政策。充分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发改、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的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发挥好政策聚集效应。建立市、镇两级部门结对联系制度,借助帮扶单位的资源和优势,整合资金和力量,集中攻坚,推进示范目标落实。重点帮助示范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示范社区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市有效整合部门、系统资源,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和社区党建示范点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

  四、观摩借鉴,查找对准标。在全市109个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典型中,及时发现一批作用发挥好、示范引领强的具有代表性村(社区),组织人员进行专门蹲点调研、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坚持示范引领、旗帜引领,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和推介,带动引领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活力迸发、竞进提质。积极动员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对标一流、学习先进、争当示范活动,学习身边的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先进经验,结合《示范点标准配置任务清单》落实好“标配”,及时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全市将适时筹备召开“百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现场观摩会和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学习先进找差距、对标一流找不足,结合实际打造特色,推进工作整体提升。

  五、跟踪管理,考核严到底。通过鼓励全市示范村(社区)党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基层党建“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标配+特色”基层党建模式,建设一批具有生命力强、群众受欢迎的服务功能“7+X”模式的基层党组织。同时,市委组织部及时跟进对“百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的督办检查和考核评比,采取季度一督查、半年一检查、年终总考核的方式,定期对各示范村(社区)创建情况进行抽查和全面检查。检查和考核情况作为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综合考评结果的重要依据,对作用发挥好、示范引领强的示范村(社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将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市,促进各项示范创建工作措施的落实,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枣阳市委组织部